深入解析原神岩造物共鸣机制,全面探索岩系角色力量的奥秘
在《原神》这款风靡全球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中,岩系角色的独特机制总能带给玩家无尽的惊喜与挑战,岩造物共鸣机制更是以其独特的玩法和策略性,成为了众多玩家探索与研究的焦点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原神岩造物共鸣的奥秘,揭开这一机制背后的神秘面纱。
岩造物共鸣,简而言之,就是岩系角色的创造物之间引起的共鸣,共同对范围内敌人造成伤害,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钟离的元素战技——地心,它创造出的岩脊(柱)不仅是共鸣的起点,更是整个机制的灵魂所在,岩脊存在期间,会每隔2秒对周围敌人造成岩系伤害,而当它的攻击范围与其他岩造物的共鸣范围有交叉重合时,便会引发共鸣,对命中的敌人造成额外的岩系伤害。
岩造物的共鸣范围是如何界定的呢?这需要我们引入一个关键概念——共鸣范围,共鸣范围是以岩造物为中心形成的矩形区域,无论是否产生共鸣攻击,该区域都默认存在,只是在不产生伤害时隐藏,对于岩脊而言,其共鸣伤害范围大概为1.25个荒星距离,这个距离比一个位移(冲刺)距离稍短,而能够引发共鸣的其他岩造物,与岩脊的相对距离则大约为2.5个荒星距离,这个距离比一个位移距离稍远,在这个范围内放置的所有岩造物,都会产生共鸣伤害。
值得注意的是,岩造物的攻击范围虽然为矩形区域,但最大攻击范围却是由多个小矩形组成的大矩形区域,岩脊周围的洋红矩形区域为不可放置区域,如果在此区域放置岩造物,会由于排斥作用而破碎,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机制的复杂性,也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策略选择。
在岩造物共鸣机制中,除了岩脊之外,其他岩系角色的创造物同样可以参与共鸣,岩主的QE、阿贝多的刹那之花等,只要它们的共鸣范围与岩脊的攻击范围有交集,就能引发共鸣伤害,处于岩造物的共鸣交叉区域(振峰)的敌人,会受到叠加的伤害,如果为三个岩造物的交叉攻击区域,敌人将受到三次共鸣伤害,玩家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岩造物,将敌人引入或放置到这个交叉次数最大的区域内,从而实现共鸣伤害的最大化。
岩造物共鸣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快照机制,这意味着,共鸣伤害取决于钟离释放E战技技能时的面板属性,与其他角色释放时的面板属性无关,玩家可以在班尼特等角色的增益效果下释放岩脊,从而锁定更高的伤害面板,而其他的岩造物则不需要着急在增益效果内释放,只要它们与岩脊产生共鸣,就能享受到相同的伤害加成。
岩造物共鸣机制并非没有限制,场上最多只能存在三个岩造物(岩主的Q大招岩造物除外),超过这个数量后,最先放置的岩造物会先爆炸,被最新的岩造物所取代,这一设计既保证了机制的平衡性,也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。
在实战中,岩造物共鸣机制的应用非常广泛,无论是面对强大的BOSS,还是清理成群的小怪,玩家都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岩造物,利用共鸣伤害来迅速削弱敌人的血量,由于共鸣伤害只能攻击地面敌人,无法攻击空中敌人,这也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战术选择,在面对空中敌人时,玩家可以先利用其他角色将其击落,再释放岩造物进行共鸣攻击。
原神岩造物共鸣机制是一种既有趣又充满策略性的玩法,它不仅考验着玩家的操作技巧,更考验着玩家的战术思维和布局能力,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机制,玩家将能够在游戏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敌人,在未来的冒险旅程中,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的原神机制与玩法吧!